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产教融合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,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、精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,5月16日,我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张学尽,党委常委、宣传统战部部长叶茜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院长,赴叙州区开展产业对接和访企拓岗活动,与叙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修正,叙州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江中逊及区级相关部门、职业院校、12家重点企业代表座谈交流,共商校地合作新路径,共谋产教融合新机制。

实地调研先行 精准把脉产业需求
活动当日,我校调研组先后走访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、乐普通盈(宜宾)科技有限公司、四川蕴富贵祥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,深入了解叙州区“2+3+1”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状。2024年数据显示,叙州区晶硅光伏产能突破50GW,储能产业园规划面积达89平方公里,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超22亿元,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。调研中,企业代表提出当前面临技术升级瓶颈、技能人才供需错位等问题,希望我校在技术研发、人才定制化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。
座谈凝聚共识 共解人才供需难题
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,校企双方围绕产教融合痛点展开深度对话。叙州区企业代表普遍反映,当前毕业生存在实操能力不足、职业稳定性较弱等问题,数字经济领域“技术+营销”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。对此,各企业提出多项建议:实训提能,延长学生企业实训周期,推行“企业导师+校内教师”双元教学模式;订单培养,校企共建人才库,按行业需求开设定制化班级;双向赋能,推动师生入企实践、企业技术骨干入校授课,促进教学与生产深度融合;素养筑基,加强职业道德与抗压能力教育,缩小学生就业预期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。

我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张学尽表示,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核心使命,紧密对接宜宾“4+4+4”产业集群,构建绿色能源、智能装备等五大特色专业群,通过共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、产业学院及订单班等模式,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。2024年,学院毕业生留宜就业率达23.32%,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生力量。

锚定长效合作 擘画产教融合蓝图
针对企业诉求,我校下一步行动计划,一是学校相关部门将动态梳理企业需求清单,针对性调整专业课程设置;二是扩大实训课程比重,打造“企业导师+校内教师”双元教学团队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;三是各二级学院与对口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、员工技能培训等定向合作。
叙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修正强调,此次访企拓岗对接活动为校地合作按下“加速键”,期待双方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,在技术研发、人才共育等领域形成合力,助力叙州区打造西部现代产业高地,为宜宾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坚实支撑。

以行动践使命 谱写校地共赢新篇
此次访企拓岗活动对接是我校深化产教融合系列行动的重要一环。本学期以来,学校已多次组织团队赴宜宾各区县开展访企拓岗,推动校地合作向精准化、实效化迈进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,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,为宜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赋能。
(拟稿:罗子凤 审核:张中东、杨刚 编辑:陈林 终审:刘林林)